單海洋老師說“股權激勵不是基于過去的貢獻,而是基于未來的創造”, 一語道出了股權激勵的方向。
在企業里,股權激勵體現的是企業家博大的胸懷,有使命感和責任感。然而做股權激勵不是企業家一個人的事,也不是企業家一廂情愿就能做好的事。上下同欲、著眼未來、利益共享、風險共擔,其核心在于與企業員工共創、共享、共生、共榮的形成事業命運共同體。
企業做股權激勵的目的是“共贏”而不是“博弈”。股權激勵絕對不是站在企業的角度去算計員工、算計客戶、算計上下游,而是成就員工、成就客戶、成就上下游。
企業發展分為初創期、發展期、擴張期、成熟期、穩定期,不同階段股權激勵的分配機制和方案不盡相同,從超額獎勵分紅、在職分紅到注冊股分紅等等,在不同階段、對不同員工都有與其相匹配的分配機制,股權激勵將始終 貫穿企業成長的全過程。
企業員工怎樣才能拿到股權激勵?被激勵對象要想獲取股份需要按照“六星標準”考核,達到考核標準,才能得到股權激勵。
這“六星標準”分別是:
1、思想意識——價值觀一致
“思想意識”標準要求員工認同企業文化,信賴企業及團隊,有職業使命感,愿意與企業緊密、長期合作,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、保密協議和竟業禁止協議并遵守公司的相關制度,絕對服從公司管理等。
2、績效目標
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是股權激勵需要考核的重要因素
3、行為表現
行為表現要求員工要有自律意識,嚴格按照公司制度執行。“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?”,一次錯誤都不犯,確實很難做到,但是一年內累計違規5次以上,不管什么類型的違規,都取消當年股權分紅的資格,這是底線。
4、道德表率——品德
一個人要憑自己的人品、專業水平去贏得內部客戶、外部客戶的認可和支持,支持率低于85%的也要一票否決。
5、學習成長
世界環境瞬息萬變,知識結構變化很快,如果今天不主動學習,3-5年之后就未必能勝任現在的崗位,未來就變成明日黃花。只有擁有一顆謙卑之心, 才會學有所得。因此,必須重視學習成長。
6、人才培育
人有兩種輸血功能,一種是外部輸血,一種是自己造血。企業的人才獲取也有兩種方式:一種是內部培養,一種是外部引進。大量的企業案例證明,人才還是內部培養的較好。因為內部培養的人才不僅骨子里認同公司,而且最了解公司。也給每一位求進步的員工開通上升通道。
股權激勵要做到“進入有條件,退出有機制”,通俗一點說,就是要制定好進入和退出的游戲規則。“沒有規矩,不成方圓”,股權激勵不是一勞永逸的,不是一個可以永久享受的福利,不論是在職股東還是注冊股東,都有被終止激勵的可能。所以,進行股權激勵之前,要設定一系列的考核條件和退出的“電網”。達到考核條件的,可以進來;觸犯公司電網的,則要退出。
因此“共生共榮,共創共享”好的激勵機制,要做到“著眼未來、利益共享、風險共擔”才能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價值潛能,企業團隊同心協力,才能共同做大企業的“蛋糕”。才能使每一個人在企業平臺上實現自己的夢想!